本网记者(胡晓东报道)7月12日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成配”)获得PPAP认证,正式成为全球第三家获得全球供应商资格,拥有了继德国蒂森和美国马勒之后的凸轮轴项目参加资格。
中汽成配的主要产品是组合式凸轮轴和商用车凸轮轴。就商用车凸轮轴而言,中汽成配常务副总经理刘歆告诉记者:国内商用车市场与物流、机械紧密相连,受一带一路影响,产能的输出,特别是建筑产能的输出而带来的市场,客观来说商用车市场上升空间不大。之前成配在商用车市场所占份额小,锡柴、潍柴、康明斯都是走在前面的,传统柴油机市场继续下降,走在前面的市场比较火爆。技术领先的在整个市场所占份额增加,并不是总体市场增加。中汽成配关注的是140万台的商用车重型高端市场。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得益于柴油机的升级,而成配跟上了升级。
柴油机技术的升级导致零部件的技术升级。成配在柴油机的领先度比轿车要高,跟上了技术升级的步伐,装配式在柴油机也将是必然趋势。锡柴、潍柴、康明斯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柴油机受电动车影响要小一些,抗冲击力要强些。现在来看,传统轿车凸轮轴肯定不投,压缩这块投入,给装配式和商用车。目前商用车这块,有一个2019年40万支,2020年50万的产能计划。目前凸轮轴里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一块,都来挤商用车市场。
就装配式凸轮轴而言,项目启动是2012年。装配式两个题材,一是乘用车。乘用车基本完成前期的研发、市场的订单和生产线的建设。现在拿到手的订单之前是360万,最近追加了一个新项目——CSS通用项目。这个项目是成配与蒂森竞争拿下的,原来蒂森的产品价格一直比成配高20%,这个项目蒂森为了拿下,将价格降到了和成配一样,仍然没有拿到。这个一方面是基于成配与上海通用多年的合作,成配最大的优势在于服务,价格的优势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更多的是一种服务和快速反应,这方面对客户的吸引力要大一些。比如出了问题,成配基本能在24小时内给他一个圆满的答复或者解决方案。德国人不可能做到。德国人最少也要72小时,甚至是一周。这其中最大的差距在于,中汽成配是自己的技术团队,从头到尾自主研发完成。而蒂森和马勒的研发团队在德国,中国部分只是执行层,没有研发能力,出了问题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这是他们最大的弱势。中国部分只是生产车间,研发全是在德国人手上,中国工程师没有这个能力,他也不会让你去做这个事。所以这是成配和他们竞争比较大的一个优势。当时成配有一家供应商,是成配和蒂森共同的韩国供应商。当年余副总经理曾找过这个供应商,想请他们提供产品,那时他们唯一的客户就是蒂森,蒂森向他施压,所以压根不给成配。CSS项目蒂森认为他们能100%拿到这个项目,这个供应商提前飞大连,准备当天晚上蒂森拿到项目后一起庆祝下,结果等到下午五六点得到消息后,蒂森没拿到,这个供应商连夜从大连飞到成都,找到成配谈合作。现在来看,成配把上海通用市场全部拿下了。以前装配式没做的时候,这一块被蒂森拿去了,现在蒂森全部退出去了。2015年蒂森把我们的SG切掉,成配业绩急速下降,一年降了140万。2016年1月第一个切回来,2018年3月切回来最后一个,三个平台成配全部切回来。160万的CSS两个平台加上100万的CVG一个平台再加上100万,一共360万。蒂森的生产和研发使完全脱离的,而中汽成配是融合在一起的。2017年8月,蒂森将中汽成配作为对手。以前蒂森和马勒完全垄断了,现在被成配打破后,成配在价格有优势,现在是靠现场装机服务、出问题后的快速反应、综合实力以及合作这么多年的信任基础来获得了项目。
中汽成配随着市场的不断培育,研发团队的不断成长,现在在行业内装配式凸轮轴被大家逐步开始认可。现在中高端市场是装配式。一共4800万的凸轮轴,最少有2800万的中高端市场存在。中汽成配在中高端市场理论上超过马勒,暂时还赶不上蒂森。从中国来说肯定是第一,从品牌、客户群、技术研发、被高端市场的认可程度、实力。现在国内知名品牌,还有宁波圣龙。从技术上来说,宁波圣龙稍微落后成配一点。从整个中国来看,蒂森第一,马勒第二,中汽第三。但是从中资国产企业来说,成配第一。现在很多公司都还处在研发的阶段,成配研发已经结束了,订单拿到了,现在就是建生产线了。现在也有一两家,但是他们没有通过美国德国审核的,他们做奇瑞、上汽这种低端市场,大概有几十百来万。认认真真通过美国、法国、德国审核了的,在中国来看,目前只有中汽成配。这个项目启动是在2012年,最艰难的是2012年到2015年之间,2015年PMT审核通过后,订单雪片式的。计划2019年140万,2020年300万。对于拿到订单后如何将订单消化掉,这是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压力很大。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线,最后是否是出现市场的资源整合,生产资源的整合,这是一个方向,并不是简单的投资。目前传统铸件车间订单只有2万,产能达到8万,资源大量闲置。这一块闲置资源的整合,还需要考虑。
技术团队从能力、水平都很高,数量及品质还有更新的提升过程。这个团队是成配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了两个项目。一个团队要通过实战,解决了很多问题,才能成长。这个团队带出来四个项目经理王圣运、黄海龙、宋斌、黄亮,都有一定项目运作能力。为了避免人才流失给成配带来大的伤害,每个人负责自己的一个版块,降低风险。分管负责技术板块,目前来看没有流失。一是有研发的平台,可以不断的学习,二是大家相处和谐,经过几年磨合,大家相互互补。工龄最长的余超,大学机电一体化毕业后94年到公司,今年24年了。大学26个同学,现在只有5个还在实体这一行干。很感谢这个平台,在凸轮轴行业里,起码能排前五。最短的黄亮,3年,在其他地方工作了五年进入成配,这次提升为项目经理。其余人都在十年左右。这几年招不到人,很多技术人员两三年就走了。余副总经理2004年做技术总监,获得平台,本科理工,川大兼职研究生。94年进入公司后,从工人、工艺员、主管设备、副主任、车间主任到技术骨干。2004年改制,技术部长和质量部长离开,余副总经理当时任钢件车间主任,连他在内一共只有三人做技术,临危受命。现在团队有十五人。2007年开始与通用合作。项目经理带头,团队一起合作。具备能力的给他一个平台,让他成长。先做,有问题一起解决。一个人进企业后要为企业做贡献,要学到东西,不能损坏企业形象。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去拉动团队。既要利己,也要利企业,让大家认可,才是人才。质量问题、产能问题、设备问题都会提出来。所以要求技术人员都到现场去,不了解现场的不是合格的技术人员。在基层待过的人,对事物的把控,对趋势的了解要强得多。如果没见过,没摸过,就纯粹是画图,是没有概念的。面对一个图纸,能提出很多问题建议的人,一定是经验很丰富的。成配到余总这已经是第四代了,个人认为把成配拔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在行业地位很高,有一种工匠精神、传承、理念在里面,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持之以恒。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不管有多大的误解,我们都坚持下去。如果没有自己的定力,没有方向感,没有自己的坚持和毅力,这个项目成立不了。2012年开始,方向正确,盯到世界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欧美和日本。技术领域,用尽自身各种资源,想尽各种办法突破没有退路的时候反而会开山辟土的自己走出一条路。成配是重资产公司,压力很大,不像轻资产可以随时转型。从框架战略来说,美国做得好些,从落地和细节来说,德国和日本做得好一些,专门请到了日本专家到公司,严格按照日本专家的方式,落到每一个细节,然后再结合成配自身,形成自己的操作模式,形成成配自己的东西。
今年的通用车间和传统铸件车间急速下降,全靠商用车。只能尽快让装配式上,同时进行商用装配式项目。这是成配战略性的一个节点。成配在探索这块在一直往前走。其他零部件在新能源这块走在前面,虽然高度没有成配高。成配在新能源这块才开始,压力很大。成配10-15年内没有问题,但是15年后应该怎么办,需要未雨绸缪。引进也好,研发也好,一定要有技术储备。